台灣最前線:大鵬中箭 綠僅是送行者 高志鵬:我是戰犯
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與其助理圖利特定業者租售國有土地一案,至今纏訟九年,歷經4次結果大不同審判,終在本月26號由法官邵燕玲拍板,以確切「實質影響力說」判4年6個月徒刑定讞。卲燕玲究竟何許人也,曾2011年任最高法院合議庭審判長判「高雄女童性侵案」以「無法證明違反意願」發回更審,造成民眾譁然,進促「白玫瑰運動」萬人上凱道,亦被高轟「恐龍法官」,今日是否挾怨報復,外人霧裡看花。
「大法庭制度」將於2019年6月上軌,為何未等人民參與公審(陪審團制度)而不知「迴避原則」進以草草判決,對照林益世貪污罪證明卻仍因「實質影響力」和「法定職權說」界定曖昧而無法定案,高案立判實在令人匪夷所思。政治評論員張銘祐於今(31)節目砲轟蔡政府「說好的司法改革不是『開開會』或『解釋名詞』就能落實」。
張銘祐表示「實質影響力」和「法定職權說」兩肇之間的界定始於前總統陳水扁2011年龍潭購地案開始,當時以時任總統有確切「實質影響力」被判有罪。但反觀林益世被台北地方法院以「假借職務恐嚇得利罪」和「財產來源不明罪」被判有罪,但「實質影響力」和「法定職權說」的收賄關說卻無法判罪,因為林的影響力是否有如自稱,亦或是狐假虎威,不得而知。資深媒體人余莓莓也認為,今天高志鵬一案的確有太多疑點,從法官挾怨報復、高案刑責不一、汙點證人完全脫罪以至大法庭制度即將落實,都顯示本案判決粗糙且匆促。
司法改革是蔡政府目前引以為傲的進程起手式,但對法律模糊地帶的處置卻是苟且,從人事調動至法條更迭皆無法符合人民期待,故高志鵬以「戰犯」來自栩承擔民進黨共業。新新聞副社長陳東豪則突破綠營盲點,民意代表跟服務選民一定要在金錢上切割,高案在法律層面的確還有討論空間,但是「收錢這點,無話可說」。
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,本節目於後半段以行銷客家美學、發現客家之美和品嘗客家美食為軸,特別邀請浪漫台三線文化總監陳邦畛暢談,期盼還剩兩天的新年假期,觀眾朋友可到全台客家庄親身體驗,親自感受來自客家朋友的熱情款待!
當然,接下來2019年,還請各位觀眾朋友多多關照、指教與支持我們民視當家最夯的「台灣最前線」唷!
全體製作團隊在此跟大家說一聲:「新年快樂~嗚呼!」(一鞠躬)
來賓名單
:李坤城、余莓莓、張東豪、張銘祐、陳邦畛
討論主題:
- 昔批邵燕玲一句「恐龍法官」!高志鵬淪「司改戰俘」?
- 客家文化知多少?家菜看文化之美!信仰與建築獨特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