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最前線:蔡包互表 陳敏鳳:習是最佳助選員
兩岸火車高速對撞,是危機,卻也是轉機?中國企圖加快統一進程,併吞台灣的虎狼野心毫不遮掩。習近平昨在「告台灣同胞書」發表40周年紀念會,明指「祖國必須統一,也必然統一」,矢言武統,限縮台灣於一中框架之下。面對中國進逼,蔡總統親上火線反擊,硬挺捍衛台灣主權,也讓綠營在執政萎靡多時以來,受到台灣民眾支持,藍營則全面噤聲。對比之前為屈求中國經濟,而選擇在主權上飄搖不定,台灣人民這次選擇鞏固主權,而綠營也是否在敗選後,重新找到整隊方向,得以整裝讓本土政權延續。
張銘祐首先點出一個風向球,綠營執政以來多是柯粉韓粉掛帥。此番面對中國強硬措詞,甚至不惜武統台灣,在蔡總統一改過去中間搖擺之論後,輿論首次出現「蔡粉」,一面倒對蔡總統予以支持,顯見多數台灣民意不屈服中國,無畏統戰手段。對比四十年前朱鎔基的詞彙,此次習近平的措辭更為強硬,對台空間更加限縮,甚至點名蔡總統為分裂者。陳敏鳳表示,台灣人這次沒有被嚇倒,暗諷蔡英文最堅實的助選員就是習近平,是完美助攻,因為習說出了台灣人最不想走的方向,首次讓台灣人在主權的十字路上,選擇團結在一起。反觀藍營全噤聲,論述空間全失。習倒成了藍營反助選員,戳破一中各表謊言,紅色巴掌結實的賞在藍營臉上。
值此台灣人民面對中國群情激憤之時,獨派大老是否也成了蔡總統的反助選員?昨在媒體半版發表聲明。張銘祐表示,聲明發表於習之前,是對蔡政府2018年前執政打總體分數,字句間愛之深責之切,期許綠營敗選後反省自我,多方傾聽各界聲音。如今面對中國野心擴張,台灣內部應一致向外,張銘祐呼籲蔡總統應先靖內,排除小圈圈,廣納言論,將重責下放委以才幹之人。尤其美中貿易戰箭扣弦上,東亞情勢急轉,台灣已不得不臨陣。現今台灣主體定位已漸漸確立,綠營整隊與否,尚需視黨內折衝而斷,但2019年是可期許的一年,我們不應悲觀。
紅色牢籠逐漸籠罩,香港早已墮入深淵。中國對言論之管控,近日連藝人歌詞創作自由都要限縮,遑論對民主自由的扼殺。台灣走過威權,過去警總連四季紅歌詞都要竄改,難道還想走回老路?面對中國相逼,赤火車是否強碰不需懼怕,是危機卻也是轉機,且看台灣人民的選擇。
我是客家人!我講客家話! 30年前,在解嚴後一年的台灣,『隱形』在台灣許久的語言-客語破繭而出的在台灣街頭齊聲綻放。2018年為『還我客語運動』30週年,抗議當年政府對於客語在社會上的種種限制。而在2017年,通過了《客家基本法》,將客語列為國家語言。透過法律基礎,讓客家文化有明確的法源依據,減少客語在文化上的阻力。
台灣經歷過一段很長的威權時期,不能說『方言的』的時代讓台灣母語產生嚴重的斷層,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表示,根據統計,50年後客語恐將流失,必須透過法律的制定,讓母語復甦有個基礎。《客家基本法》是透過法律的制定,在公權力、教育、環境的強制下,讓母語復甦有個基礎。
現行客家基本法明定,客家人口達三分之一以上之鄉(鎮、市、區),應以客語為通行語之一,在鄉鎮公所臨櫃、商店、大眾交通工具與醫院可以有客語交流,讓客語變主要流通語言,並透過『沉浸式教學』讓客語文化主義發展區,變成客語教學,透過教育加強客家語言、文化與文化產業的傳承及發揚。范佐銘也在節目上強調,目前正在推動『財團法人客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』,辦理客語研究發展、認證與推廣,並建立客語資料庫,也透過這個中心讓客語詞彙教學與時俱進。
語言復振這項文化工程,不只台灣存在著這項問題,副主委范佐銘分享了其他國家的經驗。英國的威爾斯語,在1988年通過教育重塑法案,隨後更通過『威爾斯語言法案』,威爾斯語成為,威爾斯的官方語言之一。而客家基本法就為借鏡其他國家利用法源來保護母語。先前台灣有句流行語『要學母語麻煩你回家學』,對此,范表示母語的學習並不會影響教育,這是一種並重的語言學習方法,從語言開始,找回台灣多樣性與自己文化主體性。
來賓名單
:范佐銘、陳文治、洪孟楷、陳敏鳳、張銘祐
討論主題:
- 習近平首拋台灣「一國兩制」!習促統逼談 蔡絕不接受!
- 客語流失快!客家基本法三讀通過 客語列為國家語言!
- 語言復振之路… 威爾斯.加泰隆尼亞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!